专委会动态

湖北省教育学会农村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成功召开

  5月17-19日,湖北省教育学会农村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在武汉睿升学校举办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旨在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教育的社会责任和实现路径,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会上,来自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乡村教育专家,分别就乡村教育的社会责任、政策诉求及实现路径、县中振兴、农村教育的多样化发展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主题报告,为乡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湖北省教育学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坤庆出席活动并作主题报告《振兴乡村教育的社会责任》,他围绕乡村教育的发展,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表示,乡村教育是构建现代化乡村的基石,农村教育的发展不仅关乎农村儿童的成长和未来,还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和现代化建设。王坤庆教授还强调了乡村教育的社会责任,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更是整个社会的前进动力,是一种对社会的责任和回馈。

  

 湖北省教育学会会长王坤庆作报告

  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原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现代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康翠萍教授的主题报告《中国式现代化框架下乡村教育振兴政策诉求及实现路径》则更加具体地阐述了乡村教育的实现路径。她指出,乡村教育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政策框架,才能更好地推动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乡村教育的发展还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如政府的政策支持、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支持、社会的资源支持等。此外,会议还进行了农村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的换届选举工作,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理事会、秘书处成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原主任谭细龙当选理事长,《中国教师》杂志社中南站站长柳红文当选常务副理事长,湖北省教育厅装备处原主任林水洲、咸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汤标、长江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徐红、荆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辛夫、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琴、湖北民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罗华陶、仙桃市教育局教育工会副主席路银兵、黄梅县教育局原副局长帅亚成等人当选为副理事长,九州尚书(武汉)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杨郁当选为秘书长,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谭文娟博士、湖北企业新闻网总编辑周振华、九州尚书(武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赵雄当选为副秘书长,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书记、副院长郭强被聘任为湖北省教育学会农村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九州尚书(武汉)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杨郁主持换届仪式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现代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康翠萍教授颁发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聘书

  

 

谭细龙教授颁发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书

  下午,湖北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湖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傅华强的主题报告《“县中振兴”应直面的几个问题》则从县中振兴的角度出发,对县中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认为,县中教育是乡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县中教育的发展必须要直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改革和创新来推动县中教育的发展。同时,傅华强教授还强调了县中教育的特殊性,指出县中教育的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湖北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傅华强作报告

  新当选理事长、湖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二级教授谭细龙教授的主题报告《习近平有关乡村振兴和农村教育重要论述解读》则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农村教育的重要论述进行了解读和分析。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乡村振兴和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意义,也为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湖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谭细龙作报告

  同日,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书记、副院长郭强,当阳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主任陈平,嘉鱼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主任鲁欲民,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中小学教研培训中心主任袁蓓,老河口高级中学校长万承东和钟祥市柴湖镇小学副校长刘萍等代表就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发言,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分享了各自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思考,探讨了乡村教育的发展和问题。这些发言涉及到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门槛、县域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学困境及策略建议、探索菜单式教研新模式,构建乡村教育新生态、教研训一体化赋能乡村教育振兴、从薄弱到特色——谈农村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建议、实施教联体共建共享 破解农村教育难题等多个方面。

  

 

  湖北省教育学会农村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谭细龙表示,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将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关注农村教育的发展和问题,加强与各地教育部门和专家的沟通和合作,促进我省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积极贡献。